
收藏商品(已有
0
人收藏)

店内搜
- 商品详情
- 累计评论0


这是一本探究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经典之作,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倾情作序。从风水说到宇宙哲学,从比较语言学到经济史,一道文化上的鸿沟横亘在亚里士多德的子嗣和孔夫子的后代之间。然而,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东西方之间跨文化的理解和协作尤为重要。本书通过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为东西方的人们在文化上的沟通,架设了一座意义非凡的桥梁。
消除东西方文化鸿沟,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求同存异,共享一个平台,就是本书出版的初衷。
为何中国人长于算术而几何偏弱,而欧几里德时代的希腊人却相反。为何西方人的婴儿学起名词来比动词要快,而东亚人却截然不同。这些感知上的不同会对未来的国际政治产生何种影响。福山的“历史的终结”或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哪一个更有道理呢。
尼斯贝特教授通过一些别出心裁的试验,得出了一些令人讶异的结论,东方人重视背景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西方人聚焦于具体物体而忽略与背景的联系,用简短的话概括:“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如此迥异,如何在沟通中想他人所想,本书中的试验结果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从风水说到宇宙哲学,从比较语言学到经济史,一道文化上的鸿沟横亘在亚里士多德的子嗣和孔夫子的后代之间。然而,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东西方之间跨文化的理解和协作尤为重要。本书通过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为东西方的人们在文化上的沟通,架设了一座意义非凡的桥梁。 人物评价
尼斯贝特指导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所揭示出来的亚洲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的显著差异,动摇了每个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认知能力的共识。——————汪丁丁 著名经济学家
大多数认为对世界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尼斯贝特基于自己的研究对这个观点提出了挑战,在认知科学家中间有广泛的认可。 ——————霍华德.加德纳 《心智的结构》的作者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关注着理查德 .尼斯贝特对文化和认知的开拓性工作。在经历了那么多令人着迷的试验、具有挑战性的假定和激烈的辩论之后,现 在是尼斯贝特把他的思想和发现公布于众的时候了
——————丹.斯佩伯 《阐释文化》的作者目录编辑
- 演绎推理和道
- 思想的社会起源
- 共生和独存
- “脑后长眼”或“保持警惕”
- “根源于他本身的罪恶”还是“其他孩子使他这样做的”。
- 世界是由名词还是动词构成的。
- “这不合逻辑”还是“你这话有道理”
- 如果思维的本质并非到处一样,那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