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详情
- 累计评论0
“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就像叶子从痛苦的传说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柴静,曾经的央视记者,主持人。2012年,她出版自传性作品《看见》首映高达50万,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这本书故事性强,以小说的形式娓娓道来,金句频出,她在舆论允许的范围内,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社会的暗处,以一种正义,清醒的声音和力量,为社会发声,柴静说:“人其实是背对着死亡,一天天到后退的活着人都有一死,但内心需要一种东西活着,而用文字记录,就是唤醒这种内心的过程。”
在《看见》中,柴静将十年的央视经历,个人成长心路与中国大事融合在一起,讲述了她从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跌倒的滋味,最后,成长为央视女记者和主持人的经历。她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了2000年到2010年的中国社会进程,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的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只选择了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人来报道,正如她在汶川大地震的采访中所说的一样“有事情就拍,没事情的时候就不拍”
在这十年间,她自己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她的思想也越来越成熟。本书共20章,讲述了非典奥运两会这些历史时刻,还有留守儿童小学生自杀,同性恋 ,家暴,环境污染等等,这些尖锐而矛盾的社会问题。柴静在书中尽可能地还原事件真相 告诉人们要用理性唤起理性,挣脱蒙昧,看见人性,认识别人也是认识自己。
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看见》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社会的暗处,社会需要柴静这种敢于讲真话的记者,需要一种正义清醒的声音和力量存在,需要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存在,这本有人文关怀的《看见》,能让我们独立思考,理性辩证的看待问题。世界上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你所了解的也许并不是事情的全部,任何人都会有偏见,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挣脱蒙昧,看见人性,也看见自己。
《看见》是一本值得你阅读的书。